尹锡悦“激战”8小时,最后一辩落幕,不到24小时,李在明受审
“戒严是救国之举!” 尹锡悦在宪法法庭的大喊还没消散,24 小时后,他的政治对手李在明已经站在了另一个审判庭里。这场持续三个月、让整个韩国陷入分裂的权力争斗,在 2025 年 2 月末迎来了最高潮:一位总统可能会被历史批判,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则在努力突破法律限制。当两场审判的倒计时重合,韩国正处在宪政崩溃和民主重生的关键节点。
一切都开始于那个寒冷的冬夜。2024 年 12 月 3 日晚,尹锡悦以 “国家紧急状态” 为理由,突然宣布戒严令。戒严令一发布,军警就冲进国会,逮捕议员。电视台直播画面里,防暴盾牌的撞击声和议员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。这场被指责为 “违宪政变” 的行动,最终引发国会以 234 票赞成通过了弹劾案。
三个月的庭审,揭开了很多惊人的细节。戒严前一夜,尹锡悦只召集了最低法定人数的国务会议,会议没讨论、没记录,他就匆匆签字。前国情院要员洪壮源作证说,尹锡悦亲自下令 “全部抓起来”,目标包括中央选举委员会的高层。军方还投入了 1500 名士兵、1 万枚实弹,特战队甚至破窗封锁国会。
与此同时,李在明也陷入了权力斗争带来的危机。2021 年的城南市土地弊案,指控他作伪证,一审他被判 1 年徒刑。要是二审维持原判,这位民调支持率达到 41% 的总统热门人选,就会失去竞选资格。
现在,尹锡悦面临着从青瓦台到拘留所的巨大落差。有 52% 的民众支持弹劾他,45.1% 的民众反对,这分裂的数据,反映出保守派和进步派的严重撕裂。就算弹劾失败,他还得面对内乱罪审判,最高刑罚可是死刑。而且,他的盟友前防长金龙显当庭揽责,却被通话记录揭穿,原来尹锡悦才是直接下达指令的人。
李在明这边,也在进行一场悬崖边的豪赌。如果尹锡悦在 3 月中旬被罢免,60 天内就会启动大选。李在明只要把诉讼拖到 6 月,就能 “带罪参选”。但他也有麻烦,共同民主党内部的 “文在寅派” 批评他 “背叛进步路线”,他的支持率和个人声望出现了 6% 的落差。
未来,有四个变量可能会改写韩国的历史。宪法法院的 8 名法官,现在正权衡两个选择。罢免尹锡悦需要 6 票支持,之前朴槿惠案中,8 名法官全票通过弹劾,这次保守派法官的态度就很关键。要是驳回弹劾,尹锡悦会重新掌权,但肯定会面临更激烈的街头抗争,首尔已经出现极右团体冲击法院的事件了。
美国的态度也很微妙。拜登政府对尹锡悦的求援不理不睬,反而和代总统崔相穆接触。特朗普虽然说 “愿会面”,但提出了 “免于弹劾” 的前提,这对深陷困境的尹锡悦来说,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也面临困境,民调暴跌到 34%,首尔市长吴世勋因为支持尹锡悦,支持率骤降到 4%。党内已经开始 “去尹化”,可四大候选人加起来,支持率也只有 26%。
贝博网站官网李在明同样面临 “双面枷锁”。要是二审败诉,他可能会像卢武铉一样,辞职参选,利用 “政治迫害” 的说法来获取同情票。但共同民主党内部要求 “清理投机分子” 的声音越来越大,可能会逼他提前出局。
韩国民众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很分裂。进步派网民说 “尹锡悦用枪指着民主的心脏,必须终身监禁!” 保守派团体则认为 “戒严是阻止国会暴政的最后防线!” 中间选民表示 “两个人都该进监狱,我们需要第三选择。” 国际观察家评论 “韩国正在重演 1980 年光州事件的剧本,只是这次拿枪的是总统。”
当尹锡悦在法庭上说 “国家处于亡国危机” 时,他可能忘了,真正的危机不是国会里的反对党,而是总统权力失控,对宪政根基的破坏。要是李在明靠拖延战术当上总统,也只是把派系利益放在司法正义之上。
韩国需要的不是 “英雄” 或者 “殉道者”,而是一套能制衡权力的强硬制度。从全斗焕到朴槿惠,从李明博到尹锡悦,总统沦为囚徒的循环,暴露了韩国民主化三十年来都没治好的老毛病。只要青瓦台的权力还高于法律,任何人的命运都只是历史绞肉机里的短暂闪光。
在韩国,当总统是最危险的职业;最讽刺的是,前总统的狱中回忆录,总是比施政纲领更畅销。这场审判总会结束,但韩国政治的悲剧循环,还在寻找破局的办法。